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侯树文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 更新时间:2020-10-26 | 浏览量:6051次
侯树文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未来氢能在我们国家能源体系中占比将超过10%,商用领域的燃料汽车将来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主力军作用。”10月22日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同济大学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余卓平对《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及研发应用》解读时表示,燃料电池商用汽车是我国未来氢能应用重要发展方向,尤其重视燃料电池重卡节能减排起到重要作用。
同济大学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余卓平 图/由主办方供图
我国能源结构特点富煤、缺油、少气,我国氢能源应非常丰富,氢能将来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中国氢能资源丰富,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产氢大国,具有丰富的氢源基础,能够为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提供保障。
余卓平认为,未来氢能燃料电池在汽车领域应用将加速,对我国碳排放控制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新能源在世界上50%的市场在中国,50%的产量在中国,我国燃料电池领域技术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车型现在开始走向市场。”余卓平说。
从制氢、储运氢、加氢站到燃料电池系统,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优势明显。其中制氢领域,可再生能源直接制氢国内外均处于研究阶段,化工原料制氢、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化石燃料制氢、电解水制氢等环节,我国与国外差距较小或接近。而在燃料电池系统领域,我国在大功率电堆技术双极板、膜电极以及电堆可靠耐久性均与国外差距较大。
“58个一级零件全面国产化,氢燃料电池寿命试验已超过7000小时,目前衰减还不到10%;在可靠安全方面也有足够技术保障。”余卓平表示。
根据《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及研发应用》,预计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商用车整体销量能够实现32万辆左右,占商用车整体市场的7%,2050年实现160万辆。另外,我国加氢站的建设在提速,目前全国加氢站已经超过90座,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提速。以区域内部联动的氢能燃料电池集群正在形成,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等各具特色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区域。
记者了解到,上汽集团等国产汽车在燃料电池方面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9月底正式上市的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MPV——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搭载上汽捷氢科技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PROME P390,功率、功率密度和低温启动等各项技术指标,比肩以丰田、现代为代表的国际领先水平。
习近平: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2021-07-07吴尚之:高素质出版人才是文化强国之基
2021-07-07四位委员提案建议: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
2021-07-07艾滋病科普小知识
2021-05-10“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商标注册和维权流程介绍 (吉尔吉斯斯坦)
2021-03-15【2021地方两会】2021年河北将建设中国雄安数字交易中心
2021-03-15重庆市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
2021-03-15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优秀案例征集...
2021-03-15严格地理标志保护 深化地理标志管理改革
2021-03-15《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1)》印发
2021-03-15